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立场则是不排除在其他国际场合就气候变化议题交换看法。
2010年年末,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指出:水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火电造成的污染更严重。另外,就水电建设是否破坏环境,争论已延续多年,据说是世界性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这场观点交锋的结论。
这样的争论无疑对公共利益而言是有益的,所谓理越辩越明,就是要充分、深入地争论,才能让公众清楚究竟是水电污染严重还是火电污染严重,两者污染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其次,是真理之争、理性之辩,还是偏见之争,值得关注。但愿此次关于水电的观点之争多些为公益,少些为私益。我以为,环保部官员污蔑水电之说值得商榷另外,就水电建设是否破坏环境,争论已延续多年,据说是世界性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这场观点交锋的结论。
我以为,环保部官员污蔑水电之说值得商榷。2010年年末,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指出:水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火电造成的污染更严重。■我国制药企业分布有何特点?任立人认为,医药工业是既有传统产业属性,也有现代产业属性的国际化产业。
如今,这种宽松环境一去不返。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制药企业倾向于集中生产一些工艺成熟、技术要求相对低的仿制药品或传统产品。金融危机后,国际需求减少,原料药出口受到抑制,在出口量下降的同时,也伴随着价格的下跌。国外把污染较大的原料药转移到中国,跨国制药企业注重产品研发,我国制药企业却生产污染严重的低端产品,这使得制药行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
要提升竞争水平,我国制药企业必须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要遏制、消除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一方面应提高制药企业进入门槛,限制过快增长的制药企业数量。
事实上,一个企业污染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会更大。■制药行业发展方式是否合理?布局分散、生产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都是制约我国制药业健康发展的关卡。制药业几年前流行一种说法要向中、西、源(黄河、长江源头)走。更应引起警惕的是,目前,世界原料药工业向中国和印度等国家转移,而我国的原料药生产则正向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转移。
很多制药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所付出的环境成本相比得不偿失。从布局上看,医药工业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上海、辽宁、黑龙江、四川、内蒙古、宁夏、西藏、青海和新疆等地。从长远来看,制药行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环境容量不能承受这个行业的粗放式发展,因此,制药企业有必要加大创新力度,参与高端竞争。而我国一些企业把规模效应看作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唯一手段,很少考虑环境污染带来的灾难:为降低生产成本,对治污缺乏必要的投入。
另一方面,通过药品生产企业换证及认证等制度,逐步淘汰生产条件差、污染重的小型企业。而真正能够拥有产业链优势的企业方能站在制高点,特别是一些市场大、产量大的常规品种。
这种趋势将给我国环境安全埋下巨大隐患。[page]任立人指出,做好药为的是治病救人,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
三要拓展经营宽度,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相比之下,产业链覆盖程度较低的企业在抵御风险方面显得薄弱。■这种发展方式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多大影响?有业内人士指出,医药产业利润率最高的是原研药部分,但是这些产品的专利都已经被大型跨国制药公司所拥有。现在国内并不缺少原料药,但很多企业为了出口而不断扩大产能此外,因为污染严重,发达国家多年前就把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医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以企业为中心的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在我国尚未完全形成。
■制药行业发展方式是否合理?布局分散、生产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都是制约我国制药业健康发展的关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要遏制、消除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一方面应提高制药企业进入门槛,限制过快增长的制药企业数量。这就造成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产能过剩,而专业化程度偏低,协作性差。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以及开发大东北战略的实施,借助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以粮食深加工为主的发酵类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四川、宁夏、内蒙古等地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向东北地区扩展。更应引起警惕的是,目前,世界原料药工业向中国和印度等国家转移,而我国的原料药生产则正向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转移。
这一系列问题在原料药上得到了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化学原料药一直是以大老粗的形象示人生产粗放,出口大批,创新几无。而真正能够拥有产业链优势的企业方能站在制高点,特别是一些市场大、产量大的常规品种。■这种发展方式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多大影响?有业内人士指出,医药产业利润率最高的是原研药部分,但是这些产品的专利都已经被大型跨国制药公司所拥有。我国制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与国外制药企业相比,经济效益低,污染严重。
但是,小而分散的格局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还给资源与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目前国内的制药企业来说,在选品种时,能够选出一些市场大、前景好的品种,只能算是初级的,如登山刚到山脚,大批企业都能做到。
此外,一些重大、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大的突破,新药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制药企业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具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并掌控了对市场的话语权。
事实上,一个企业污染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会更大。很多制药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所付出的环境成本相比得不偿失。
后期的制剂领域利润较高,但国内的技术实力往往达不到。从长远来看,制药行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环境容量不能承受这个行业的粗放式发展,因此,制药企业有必要加大创新力度,参与高端竞争。■我国制药业应如何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重复建设不仅体现在制药厂家过多,还体现在品种的重复报批、重复生产上,大部分药品品种都有多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
国外把污染较大的原料药转移到中国,跨国制药企业注重产品研发,我国制药企业却生产污染严重的低端产品,这使得制药行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制药企业倾向于集中生产一些工艺成熟、技术要求相对低的仿制药品或传统产品。
例如,近年来,以化工制药为主的工业园区水污染问题频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料药产品过于集中、制药废水比例过大,导致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能达标排放。实现这一目标,有以下举措:一要杜绝重复建设,实现规模发展。
二要加大创新力度,占领竞争领域制高点。相对而言,国内很多企业做的都是利润率低、污染高的原料药生产,然后再以很低的价格出口出去,比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前体等。